• 资讯详情

翡翠原石赌石技法之癣的详细讲解

来源:雅蝶商城 发布于2021-04-08 09:00:39 173人浏览过
导读:翡翠的色(绿)与癣有一定的关联性。癣不仅存在于玉肉之中,而且也会出现在皮壳上。癣在皮壳上显现为一种黑色、灰黑色、褐色、灰白色的斑块或条带,因像人体皮肤上的癣,故称之为“癣"。癣由角闪石及其风 ...

翡翠的色(绿)与癣有一定的关联性。癣不仅存在于玉肉之中,而且也会出现在皮壳上。癣在皮壳上显现为一种黑色、灰黑色、褐色、灰白色的斑块或条带,因像人体皮肤上的癣,故称之为“癣"。癣由角闪石及其风化产物所构成,其颜色可因铁含量的增多而加深。


333
333


癣在翡翠中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癣本身就是一种瑕疵,它的存在影响了翡翠的美净度,大大降低了翡翠的品质和身价,因而人们唯恐避让不及;但另一方面,癣却与翡翠的绿色有一定的关联性,即癣会喷色。从某种角度讲,癣(即黑)是绿色的根。癣的存在就意味着翡翠有绿的可能,因而行家对有癣的玉石总是趋之若鹜,对皮壳上的癣总是穷追不舍。


癣之所以会有成绿的可能,这是因为癣的组成矿物角闪石中含有微量铬元素的缘故。当翡翠在动力变质作用阶段(即色化阶段)时,强烈的应力作用使角闪石中的致绿元素一铬离子游离出来,在浓度差的驱使下,铬离子便扩散迁移到硬玉中置换了铝离子而形成绿色硬玉的重结晶,这就叫做翡翠的“色化"。由于绿色往往出现在角闪石(即癣)的周围而形成绿色分散晕,这就是所谓的“癣喷色"。


333
333


如果铬离子是沿着裂隙迁移扩散的,这就会形成条带状的绿色。由于动力变质作用的不均一性,以及角闪石自身的差异性(如铬含量的不同),这种“色化"现象并非所有的角闪石都会发生,而且所发生的情况也会各不相同。也就是说,癣能否成色以及成色的好坏,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


由此看出,癣虽与绿色有关,但并不是所有的癣都会成绿,不会成绿的癣也非常多。对于不能成色的癣,通常称之为“枯"。判断癣会不会喷色,主要就是能否将癣与枯区别开来。


333
333




癣的类型及其相应特征

333
333

癣的类型主要以形态特征及颜色来划分,而组成矿物角闪石的特征表现则与之有关。以下是癣的两种分类及类型特征。


1、癣的颜色分类


根据癣的颜色可划分为:黑癣、绿癣、白癣和灰癣


333
333


2、癣的形态分类


根据癣的分布形态及特征可将癣划分为:睡癣与立癣;癣带与膏药癣;黑点癣与碎癣;松花癣;猪鬃癣;枯癣与色枯;凸癣与凹癣。


333
333




如何判断癣是否会成色?

333
333

皮壳上的癣一般都比较显眼、易辨,识别起来并不困难,但要准确判断癣能否成色就有一定难度了。然而,这却是赌石者需要掌握的技能。在实践中通常可作如下判断:


首先观察癣的周围是否有松花,若有,则说明癣下周边会有绿色出现,但这并不足以说明癣底下一定会有色的延伸。若要判断癣能否“喷色"以及癣脚下是否会出高色,还需仔细观察癣的矿物晶形及其相应的特征。


333
333


如果癣中角闪石的晶体比较粗大,品形完整,轮廓清楚,晶面平直,晶体犹如马牙石状,癣与周围皮壳的界限十分清晰,这说明此癣一定不会“喷色",而且还是翡翠的一大瑕疵。猪鬃癣即属于此种类型。


333
333


如果癣的边缘轮廓不太规则,其颜色多呈亮黑色,并向边缘过渡为黄绿色,甚至会转化为松花,癣中角闪石晶体相对细小,且有明显的碎裂痕迹,晶形不完整,品面不发育,未见明显的马牙石状,这样的癣一般会出现“喷色"现象,癣脚下出现高色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333
333


这种判断方法是基于翡翠的成色机制。如前所说,癣喷色是翡翠的“绿化''(色化)现象,而“绿化''的发生则是动力变质作用的结果。翡翠在动力变质作用下,角闪石晶体发生破裂并出现重结晶及边缘粒化现象,同时释放出铬离子,从而使硬玉着色。


333
333



这说明癣的“喷色"现象与含铬角闪石的碎裂化有关,正是这种碎裂作用而使癣中的角闪石出现晶形不完整并有碎裂痕迹等一系列特征。而不“喷色''的癣则因角闪石未发生明显碎裂,未发生铬的置换,基本上保留了角闪石原来的晶体形态及相应的特征。但如果癣中的角闪石不含铬离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就要另当别论。